风险评估程序:实验室风险评估程序怎么写?
PublishTime:2020-03-23 16:26:07
风险矩阵法,是一种能够把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严重程度综合评估风险大小的定性的风险评估分析方法。它是一种风险可视化的工具,主要用于风险评估领域。
一、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流程:风险与机遇的识别-评估-确定-处理-剩余风险。
二、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时机:质量管理体系变化、内部外环境变化、政策的变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客户的要求等。
三、风险和机遇识别的内容:管理体系评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法跟踪、客户需求调研、内审、监督、监控、内审、投诉、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改进等。涵盖人、机、料、法、环、测各环节。
四、 风险等级评价:对已识别的风险的可能性、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有文件规定的根据文件要求评价,其余评价依据评价准则评价。
可能性的示例
等级 | 可能性具体描述 |
几乎肯定 | 事件几乎肯定能发生,例如发生概率≥95% |
很可能 | 事件很可能发生,例如发生概率70%~94% |
可能 | 事件可能发生,例如发生概率30%~69% |
不太可能 | 事件不太可能发生,例如发生概率5%~29% |
极不可能 | 事件极不可能发生,例如发生概率<5% |
严重程度示例
等级 | 后果 |
极低 | 对正常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几乎没有影响 常规响应足以应对,无需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需投入的额外费用极少 |
低 | 对正常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影响有限 需要采取少量的应急控制措施,需要消耗少量资源 需投入少量额外费用 |
中等 | 对正常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需要一些应急控制措施,需消耗一定量的资源 需投入一定量的额外费用 |
高 | 对正常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造成严重的破坏 需强有力的应急控制措施,需消耗大量资源 需投入的额外费用明显增加 |
极高 | 对正常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造成极严重的破坏 需强有力的应急控制措施,需消耗大量资源 需投入大量的额外费用 |
风险评价
风险水平 | 建议措施 |
低 | 通过常规预防控制项目和规范进行管理(如通过常规监督进行跟踪) |
中等 | 需要采取特定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内部审核和督导) |
高 | 需要采取实验室的应急响应:建立应急组织架构;需要采取一系列应急控制措施,某些措施可能会对实验室正常检验检测产生显著的影响 |
极高 | 即使事件报告时为非正常工作时间,也需要立即启动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如在几小时内建立应急指挥组织架构);控制措施的实施极可能会对实验室正常检验检测带来严重的影响 |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风险进行控制,主要有消除、替代、隔离、通风、防护、监控等。
2)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不正确行为对风险的触发作用。
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无知,粗心大意,遗忘,厌烦,懒散,疲劳,紧张,忙乱,工作没有秩序,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
3)管理控制: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则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不是所有风险都可以一次性消除,或者说一次没有发生便不再发生,所有对于没有能识别的或者识别的风险没有采取应对措施的可以转为剩余风险,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风险识别评估处理。
实例:
实例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程序》
1 目的
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对潜在的不符合的情况,采取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
3 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
质量负责人的职责
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明确谁负责识别、评价、评审、采取措施、预防或降低风险。
4 工作程序
4.1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流程
风险与机遇的策划-识别-评估-确定-处理-剩余风险。
4.2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时机
质量管理体系变化、内部外环境变化、政策的变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客户的要求等。
4.3风险和机遇识别的内容
管理体系评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法跟踪、客户需求调研、内审、监督、监控、内审、投诉、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改进等。涵盖人、机、料、法、环、测各环节。
4.4 风险等级评价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探测性进行评价,有文件规定的根据文件要求评价,其余评价依据评价准则评价。
4.4.1评价准则
4.4.1.1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 | 描述(根据各单位情况制定) | 评分 |
非常严重 | 5 | |
严重 | 4 | |
较严重 | 3 | |
一般 | 2 | |
轻微 | 1 |
4.4.1.2发生频次
频次 | 评分 |
极少发生 | 4 |
很少发生 | 3 |
有时发生 | 2 |
经常发生 | 1 |
4.4.1.3可测性
可测性描述 | 评分 |
没有控制措施、不能测 | 4 |
控制措施不能控制风险 | 3 |
控制措施能控制到风险可能性小且不能防止危害影响到后续流程 | 2 |
控制措施能相应减少风险的可能性 | 1 |
计算风险系数:严重程度评分×频次评分×可测性评分。
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风险系数小于等于12的为低,风险值大于24的为高。其他情况为中。
中、高级别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风险,低级别风险可以不处理。
4.5风险应对
4.5.1 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
4.5.2预防风险: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如兴修水利防洪减灾。
4.5.3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也包括没有识别出的“无意识”自留风险。
4.5.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4.6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管理层(按照职责部分的要求)组织各部门按指定的周期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4.6.1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4.6.2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4.6.3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客户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4.6.4剩余风险分析与改进措施。
4.7 形成应对风险和机遇评审报告并输入到管理评审。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评审报告
热门推荐
-
聚焦 | 科技日报点赞山东: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看山东——合同额大了 转化率高了
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看山东——合同额大了 转化率高了“2022年度,8家试点单位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额同比增长50.19%;签订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产学研合作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58.94%;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达1759人次,合计8934.23万元;股权奖励个人
-
【申报】2019年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 共享测试费用补贴和研发项目奖励申报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测试费用补贴和研发项目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西海岸新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青岛市促进大型科
-
高企 | 山东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贴
百鸣技术可为山东地区的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新政策资讯、高新企业政策信息解读、国家高新企业行业动态跟踪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